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在夏日余韵与秋日序曲交织的八月,学院完成了滨海校区的搬迁工作,与此同时,新入职的128名教职工顺利完成了入职手续。为帮助新教职工尽快了解和熟悉学院,尽快融入学院的发展建设中,学院举办了2024年新进教职工入职培训班。8月22日上午,院长助理兼人力资源部部长刘丹秋主持召开了培训班开班仪式,院长赵立成到会并以《涵养德行铸师魂 精湛学识强师能》为题为新教职工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各系(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学院为新教职工举行“青蓝结对”仪式,各系(部)主任为新教职工代表发放工作证,新教职工签订师德承诺书。结对仪式旨在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增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副院长杨爱丽带领全体新教职工进行入职宣誓,有效激励新教职工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校教师。学院2023年优秀教师刘鑫代表学院教师发言。新入职教师周秀丽代表新教职工发言。
在开班仪式上,赵立成院长做了讲话,他首先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学院成立以来,全院上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积极履行责任担当,才会有学院现在的成就,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他希望新教职工们,继续乘势而上,充分把握学院的发展之舵,增强自身发展之能,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接下来,赵立成向新教职工诠释了学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展目标,展望了学院的美好前景和发展方向,更加坚定了全体新教职工对学院未来发展的信心。最后,赵立成对新教职工提出四点希望:
一要以德立身、以德育人。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教师要有起示范作用的崇高品德和高尚人格,做以德立身、以德育人的楷模。教师必须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二要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教育中爱极为重要,也只有在爱中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宽以待人。在有爱心的基础上教师更要有责任心,教师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责任一旦成为群体行为便会形成一种团队精神。
三要注意学习、不断反思。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是吸引学生的硬实力。青年教师要自觉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深挖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价值理解,不断丰富和开拓自身的知识面,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四要快速适应,促进发展。青年教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自我激励、自我调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保持身心健康。要深入了解学院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转设方向,积极融入学院文化,增强自身的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
赵立成指出,2024年对于医疗学院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校区的顺利搬迁和平稳使用,标志着学院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新教职工的加入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希望,希望新教职工们要始终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满怀“功成必定有我”的斗志,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决心,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到教育教学中去,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理论宣讲环节中,学院党委书记孔帆以《师德师风:塑造教育之魂》为题,院长助理兼人力资源部部长刘丹秋以《“科学施策聚人才 招贤纳士展宏图”——医疗学院人才政策解读》为题,姜恩奎教授以《做“四有”好老师——与医疗青年教师共勉》为题,王亚平教授以《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为题为新教职工作了专题培训。
在实践环节中,学院首先组织新教职工参观滨海新校区图书馆及各实验中心。唐春光馆长、各实验中心主任对新教职工的参观表示热烈欢迎,并为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解,帮助新教职工对医疗学院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学院组织新教职工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新教职工通过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仔细聆听辽沈战役胜利进程,深刻感受到人民解放军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气概,人民群众不畏艰险、千里远征、踊跃支前的火热情怀。
本次培训工作的举办,为新教职工搭建了交流平台,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培训,新教职工们对学院的发展历史、政策制度、教学科研等方面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有了较为明确的方向。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努力工作、脚踏实地,一心教学、专心科研,在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