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立足实践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键在于把握蕴含其中的精髓要义。
牢牢掌握领导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把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党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教育的最大政治优势,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教育战线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贯彻落实。
坚持正确方向。方向指引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关系教育事业兴衰成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每个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战略高度,回答了我国教育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育什么人的根本问题,着眼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彰显了我们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上的根本立场、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指明了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必须牢牢把握的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他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图为2020年8月10日,东北农业大学支教团在西藏昌都市支教期间与学校师生合影。(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摄)
凸显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今天,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揭示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作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安排,以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步伐,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深化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深化评价体系改革,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我国教育事业的世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穿着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指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提供了建设教育强国的科学方法论。
建好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一个人一生遇到好老师,这是一个人的幸运;一个民族拥有源源不断的好老师,这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依靠、未来依托。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浸透着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谆谆教诲,饱含着对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殷切期望,是新时代育师育人育才、强师强教强国的重要指引。